“我熟悉他们腿上的每一颗钢钉”
——本报记者专访沈阳体育学院教授、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体能总教练牛雪松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为受伤的运动员搭建起通往健康和成功的阶梯,通过我的专业和全力以赴,帮助他们从康复到实现梦想,以此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2014年索契冬奥会后,在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的总结大会上,痛哭着完成发言的男人,名叫牛雪松。在中国体育界,这是一位名号响亮的“康复圣手”。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副院长牛雪松教授,以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体能总教练的身份,与这支队伍相伴了三个冬奥周期。“索契冬奥会后,我哭着告诉自己,不能再回这支队伍了,但四年后我又陪伴他们站在了平昌冬奥会的赛场”,昨天,返回沈阳家中的牛雪松,沙哑着嗓子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从温哥华到索契,再到平昌,整整12年,牛雪松陪伴着李妮娜、徐梦桃、张鑫、贾宗洋这批运动员成长,他是距离这些运动员伤痛最近的人,他清楚每位运动员身体内钢钉的位置,他亲手制定出每位运动员的康复训练计划……牛雪松坦言,自己并不是“唯金牌论”的支持者,“但从我的角度,看到他们血与汗的艰辛却换不回一枚金牌,我心中的遗憾是无法言喻的,因为他们每一滴汗水和泪水都伴随着病痛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钢钉、粉碎性骨折、半月板撕裂……”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李妮娜摔倒,徐梦桃和贾宗洋失误,令牛雪松遗憾又气馁,“当时我就想着告别,因为这支队伍的伤病实在太多太重,而偏偏这支队伍的运动员又特别勇敢,但缺少运气。”
之后,相继几支夏季运动队慕名而来找到牛雪松,而他也决心重新开始,为其他运动队做康复指导。但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因为贾宗洋在2015年重伤,2016年年初,徐梦桃和张鑫又相继受伤,惦记着这些孩子的牛雪松再次以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体能总教练的身份,回归这支队伍,备战平昌冬奥会。
“贾宗洋小腿三处粉碎性骨折,24根钢钉,取出23根;张鑫双侧膝盖软骨重度受损,半月板撕裂;徐梦桃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后角切除70%……”每位运动员复杂的伤病,在牛雪松的头脑中都相当清晰,多少个日与夜,他亲自制定出针对每位“伤员”的运动康复计划,并每天监督完成。
“我不允许伤病断送他们的运动生涯”
牛雪松说,贾宗洋从小就是个朴实听话的好孩子。2015年,贾宗洋重伤,一条小腿三处粉碎性骨折,植入24根钢钉,因血液循环长时间不顺畅,他的脚趾几乎失去知觉。立足于维持甚至提升贾宗洋的运动专项能力,牛雪松制定出的康复计划细致到了脚趾,“第一次手术后,我要求他每天在病床上做上肢力量恢复训练,腿部不能动,但脚趾训练必须坚持,我训练他利用脚趾撕纸巾、夹玻璃球,逐渐恢复脚趾控制力。”
在牛雪松的系统康复训练中,贾宗洋在术后两个月脱拐行走,术后四个月恢复慢跑,术后六个月可以跳跃并负重150公斤深蹲。2016年8月24日,贾宗洋恢复了水上训练,但却出现了牛雪松最不愿看到却预测到的意外——小腿骨上端出现裂缝。牛雪松果断叫停了贾宗洋的复出计划,“若那个时候还要咬牙坚持,别说平昌,他的运动生涯就断送了!”之后,按照牛雪松的康复计划,贾宗洋在之后的雪上训练中“享受”到了练一日休一日的特权。
2017-2018赛季,我们看到了贾宗洋的完美复出。牛雪松说,正如大家在平昌赛场看到的贾宗洋,心态成熟稳定,技术动作无瑕,“刚复出那会儿,在一些国际比赛中,尽管他做出了高难度完美动作,裁判打出的分数也比较低,就因为他们对这位中国选手不熟悉,缺席大赛太久了。直到平昌冬奥会,贾宗洋让所有人见识到了他的‘稳’。”
“以我的专业能力搭建起他们梦想的阶梯”
平昌冬奥会前,国家队做了一次训练体系统计,牛雪松所负责的康复训练占据运动队全部训练的70%。也就是说,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康复训练的比重要远远高于技术训练!
牛雪松说:“桃桃是我见过的最好强又勇敢的女孩,2016年那次意外令她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后角切除70%。每一次康复,看着她与冰冷器械做着咬牙切齿的‘斗争’,我站在一边都会告诉自己,要以自己的全部专业能力帮助‘桃桃们’实现竞技梦想。”尽管平昌冬奥会的决赛已经过去几天,但回到家中的牛雪松心情仍旧无法平复。“我不敢跟贾宗洋和徐梦桃聊起比赛”,没有人比牛雪松更了解他们的病痛,在桃桃摔倒、贾宗洋与金牌擦肩而过之后,牛雪松“扎心”的痛比任何人都强烈。这位带领“伤员”与伤病顽强抵抗数载的大男人,在平昌流下了伤心泪……
四年一个奥运周期,牛雪松几乎缺席了女儿从两岁到六岁的成长,“曾抽空送女儿去学校,老师不认识我,家长看着我和女儿挺惊讶。”四年来,牛雪松跟随队伍去到世界各地训练、比赛,即便带队回到沈阳体院,他的生活轨迹也极其简单:每早6点出门步行半小时到沈体,去宿舍叫醒运动员,催促他们吃早餐,白天除了大段时间“泡”在体能训练中心,他还要在体院完成自己的授课,每每深夜返回家中,爱人女儿已经熟睡。
谈及下一个奥运周期,面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牛雪松说:“我现在要做的是平复心情、陪伴家人,我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重新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之后,如果国家队需要我,运动员需要我,即便再艰难的过程,我仍会以自己的专业再去帮助他们完成梦想!”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丁瑶瑶
本版图片张文魁摄影
点击进入沈阳日报2月22日该新闻页面http://sports.syd.com.cn/system/2018/02/22/011585852.shtml